close

  龍敏飛/文
  小時候,最喜歡文藝範,音樂、文字、戲劇等,無論懂與不懂,都想要嘗試去瞭解;長大後,我開始和“文藝青年”劃清界限,強調自己是個普通青年,不為別的,我已經為世俗所累——對於文藝的追求,不再是為了自己喜歡,而是為了生活。
  個人的生活體驗,其實是最好的老師,而這樣的現實,也道出了一個尷尬現實——文藝與生活,到底如何抉擇?在《烏托有個邦》這本書中,其所涉獵的藝人,都是已經成名成家的人,所以基本上不存在生活的問題,但也存在一個與商業化的博弈過程。即在自己的文藝世界里,是文藝多一點?還是商業化更重一點?這的確是一個哈姆萊特式的問題。我沒有堅持自己的文藝夢,因為不願被劃分到“另類”中去,從激情燃燒的歲月到走入社會,對於文藝範的評價,其實是有很大改變的,所以我總是強調自己“普通青年”的標簽。
  從這個角度出發,對於《烏托有個邦》這本書中的藝人,我覺得應該向他們的文藝夢想致敬。譬如HAYA樂團,始終以蒙古族音樂為基礎進行創作,儘管遭遇過一些發展的困難,但他們還是堅持“唱給在城市中失根的人”;譬如曲婉婷,從網絡走到舞臺,儘管簽約了加拿大最大的音樂公司,但她仍然堅持原創;如二手玫瑰樂隊,將東北二人轉與現在搖滾樂結合起來,一開始被冷落,到後來被人喜歡……
  這些人對文藝夢想的堅持,是難能可貴的,也是令人欽佩的。當社會逐漸對“文藝範”一詞的界定不是那麼友好,很多俗氣如我一般的人,便也選擇了“撤離”、“劃清界限”,但還是有不少的人選擇了堅持。一開始,在生活與藝術之間掙扎;接著,在希望被承認、被認可與冷漠寂靜收場中徘徊;最後,也在文藝化還是商業化中艱難抉擇……
  可以說,文藝夢想是一條充滿選擇的路,而且是一條看起來很美好、走出來很光鮮,但背後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的路。最簡單的例子,如果你商業化了,那業內口碑就差了;如果你堅持文藝化了,很可能不受市場歡迎,甚至被“禁止”,這的確是很難的一種處境。譬如西班牙藝術家Pere Ibanez關於“家庭暴力”的系列攝影,就讓人感覺有些不適,那孩子的表情、面目,都讓人有種恐懼,但這卻是真實的藝術,當與大眾認知發生碰撞時,該如何調整?這是有“文藝夢想”的人,不得不思考的問題。
  在這本《烏托有個邦》中,對於文藝與生活的各種思考,是沒有“標準答案”的,有人選擇了堅持自己,最終得到認可的也有不少;但裡面更多有文藝夢想的人,多是選擇了尋找最大公約數,即在文藝夢想與現實生活的矛盾中,尋求一個最佳的平衡點,既能延續自己的文藝夢,又能讓社會感到舒適,這是一種討巧的選擇,也是一種處世哲學。  (原標題:向文藝夢想致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c10ecbxc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